梦魇、梦游、说梦话,是哪里出了问题?
2024-06-17 11:53:54作者:答摩1
梦魇、梦游、说梦话这些问题,在中医里都有明确的诊断和记载,它们与心神、肝魂不能相应有关。神与魂出了问题,「怪事」可多着呢,一起来看看吧。
支配不了身体是什么病?
好多年前有一宗轶事。当时的《广州日报》在周末一般会有一个版面登载医疗信息,其中有一个医读问答之类的栏目。
有一天,一位读者问:经常在初醒或半睡半醒状态,心中逐渐清楚,却支配不了身体,想动却动不了,几经挣扎才能动,这是什么病?
其中一个中医师这样回答:「这个病临床很少见,书本没记载,建议住院检查。」
少见?这不就是梦魇吗?有过这种经历的人应该不算少数吧?
另一个主任中医师的回答更搞笑,他说:「这是大脑皮层过于兴奋。」就这一句,再没下文。答了等于没答。更何况,这是中医的说法吗?一个没有学过医的人也可以这样回答啊!而且没有诊断,也没有治疗方法。
这种状态,民间叫什么?我相信相当比例的人都心中有数。那现代医学有没有关注到这种现象呢?也有,梦魇,他们的诊断叫做「睡眠瘫痪症」。
梦魇是哪里出了问题呢?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、肝所藏的「魂」出了问题!
中医教材有一怪现象,「魂魄意志」这几个字不算少见,但解释起来经常语焉不详,让很多学习者不得要领。就像上面例子的两位医生,碰到了「魂」的病变却不知道,只不过一个还算老实,知道「不知为不知」;另一个却拒绝承认「不知」而强行解释。
能将梦魇与「魂」相连,有这种见识的,在现今中医界可能还不到一半的人。
问题是,在中医界内,这本来应该是一个很浅的认识,或者该算常识。但古代的浅识成了现代的高见,现今中医学术的失神离魂,在这里可见一斑。
随神往来者谓之魂
什么是「魂」?
《灵枢·本神》的「随神往来者谓之魂」这一句,定下了基调。
首先,魂是受神支配的。生理上,神动则魂应,魂动则神知;反过来,如果神动而魂不应,或着魂动而神不知,都属于异常。
讲了半天,我们还是通过各种表现来了解它吧!
张景岳的《类经·脏象类》的:「盖神之为德,如光明爽朗、聪慧灵通之类皆是也。魂之为言,如梦寐恍惚、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。神藏于心,故心静则神清;魂随乎神,故神昏则魂荡。」
魂,如果有病,我们常用「魂不守舍」来概括。它的表现就是上一段条文里讲的「梦寐恍惚,变幻游行」。
我们仔细分析一下,这里的「梦寐」指的不是一般的作梦,而是恶梦、梦游、梦呓、梦魇等非良性梦境。
为什么?我们以《黄帝内经》「随神往来者谓之魂」这句话为根据来作分析:
梦魇是神动了,但魂不相应,所以欲动而不能动;
梦游是人在梦中游行而神不知;
梦呓则是口说梦话而神不知,都属于魂动而神不知。
这些都是魂不能随神往来,不能与神相互呼应,是「魂」的第一种病态,一般的说法是「梦魂颠倒」。
「恍惚」是魂的第二种病态。这里的恍惚包括思维不能集中,谋虑功能减退,甚至思维散乱,谋虑不能。
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有反应:谋虑?这不是「肝者,将军之官,谋虑出焉」的「谋虑」吗?难道「谋虑」是「魂」的作用?
恭喜你,答对了!
「谋虑」的确实是「魂」的作用。当一个人心烦意乱、六神无主、坐立不安、谋虑不能时,我们最常用的形容语是「魂不守舍」,或者是「失魂」,更白的说法是「魂都丢了」,这类说法实际直指中医「魂」的本义。
宝玉梦太虚幻境
「变幻」则是「魂」的第三种病态。指的是产生各种幻觉,比如出现幻视、幻闻、幻听等。
而幻觉以及思维散乱,谋虑不能等,是精神疾患的常见症。夏子益《奇疾方》说:「凡人自觉本形作两人,并行并卧、不辨真假者,离魂病也。」
肝藏血,血舍魂
下一个问题,为什么是「肝藏魂」?
还是由《内经》作答,《灵枢·本神》说:「肝藏血,血舍魂。」言下之意有两方面,其一,血是魂活动的物质基础;其二,血是魂之舍。
什么是「舍」?「舍」就是居室。换句话来说,「魂」就像一个居客,以血为舍,以血为涵养。在《本神篇》,神魂魄意志这五神所在之处,全用一个「舍」字,真值得玩味。
以阴血为涵养者,它们的性质多属阳,魂也不例外。《说文解字注》说:「魂,阳气也。」 《人身通考·神》说:「神者,阴阳合德之灵也。惟神之义有二,分言之,则阳神曰魂,阴神曰魄,以及意智思虑之类皆神也。」
我们再看以上魂在病态时的表现:恶梦、梦游、梦呓、梦魇、恍惚、变幻游行等,这些病理表现也显示出「魂」有兴奋、主动的阳性特点。
梦游,在古代中医,习惯称为「离魂症」,一个「离」字就是对魂失居所的形容。
「离魂症」在古医著并不罕见。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中有记述:
「有人卧则觉身外有身,一样无别,但不语,盖人卧则魂归于肝,此由肝虚邪袭,魂不归舍,病名离魂。用人参、龙齿、赤茯苓各一钱,水一盏,煎半盏,调飞过朱砂末一钱,睡时服,一夜一服,三夜后,真者气爽,假者即化矣。」
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
可能有人会问,这是孤例吗?清代陈士铎的《辨证录》就专设有《离魂门》,这是分门别类的门,里面的案例不止一个,其中一个是这样的:
「思想情人不见,以至梦魂交接,醒又远隔,昼思夜梦,忽忽如失,遂觉身分为两,能知户外之事,人谓离魂。」
这种相思,才叫刻骨铭心吧?又比「为伊消得人憔悴」病深得更上层楼了。
《离魂门》中所记,多数是其他脏腑的病影响及肝而见离魂症,还有相应治法。
陈士铎《辨证录》
血与魂之间的关系,就是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所说的:「阴在内,阳之守也;阳在外,阴之使也」的关系。
「人静则血归于肝脏」,在睡眠时,血归于肝,则魂易得血养而不妄动。《齐物论》说:「其寐也,魂交。其觉也,形开。」
所以,病理上肝的阴血不足,魂失所涵、所镇,则易魂不守舍,自浮自动,不受神的支配,不能随神往来而见诸般梦幻病象就不足为奇了。
又因为魂属阳,魂动的病,除了肝阴血虚外,也可因肝火、肝阳之热扰而动,这是「同气相求」。
比如上面《离魂门》里那个相思,而导致离魂的案例,后面还有相关的病理分析,说的是:「谁知心肝气郁乎?夫肝藏魂,气郁肝气不宣,宜魂不出,何反出?」
这一问问得好,相思而又不能相见,自然心情忧郁,闷闷不乐,肝气郁结了。问题是,如果肝气郁结住了,魂应该是出不去的,怎么反而会离魂呢?
那个病案分析还有下文,是这样说的:「情人不见愈郁,郁极火炎,魂不愿藏于肝,随火外出。魂既外出,躯壳未坏,故能回顾己身,视身为二。」
也就是说,肝气抑郁,等于局部的气多了,别忘了气属阳,局部的气一多,就容易化火。火性温热上升,其性属阳,阳主动,魂也属阳,也主动,所以就产生了热扰魂动。
另外,如果是虚衰或重病之人见到离魂症,也有阳虚阳浮,虚阳扰魂的可能。
神魂病的调治思路
魂的病,从治疗角度,多半是心肝、神魂并治;如果是其他脏腑影响到心与肝,就兼治其他脏腑的病。
治其本多滋阴补血,清火潜阳,治其标则安神定魂。
药物则因魂易浮越而多选具有镇潜或收敛作用者,如琥珀、龙骨、朱砂等。
我们可从古人对琥珀、龙骨、朱砂的描述,来领略一下药物之象如何与「魂」之性相合。
琥珀
《本草问答》说:
「琥珀乃松脂入地所化,松为阳木,其脂乃阳汁也。性能粘合,久则化为凝吸之性。盖其汁外凝,其阳内敛。擦之使热,则阳气外发而其体粘。停擦使冷,则阳气内返而其性收吸。故遇芥则能粘吸也。人身之魂阳也,而藏于肝血阴分之中,与琥珀之阳气敛藏于阴魄之中,更无以异,是以琥珀有安魂定魄之功。」
首先,肝五行属木,松树是树中正气的代表,所以,还有一个入肝的意象在。好的琥珀里,其中的血珀红色可以入血,别忘了,「肝藏血,血舍魂」。
《本草求真》说:
「龙骨……甘涩微寒。功能入肝敛魂,不令浮越之气游散于外,故书载能镇惊辟邪,止汗定喘。」
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说:
「丹砂,则取其质与气与色为用者也。质之刚是阳,内含汞则阴气之寒是阴,色纯赤则阳,故其义为阳抱阴,阴承阳,禀自先天,不假作为。……故凡精气失其所养,则魂魄遂不安,欲养之安之,则舍阴阳紧相抱持,密相承接之丹砂又奚取乎?」
魂魄之说,是否带有某些迷信成分,这是很受关注的问题。这里暂不评述,留待后面课程中的「肺藏魄」内容一并讨论。